诚信,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之道,是处事之本,是发展之基,是和谐之源。
近日,市信用办、文明办启动了太仓市第四届“诚信市民(群体)”推选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深化“诚信太仓”建设,通过榜样示范、典型带动,在全市营造诚实守信的浓厚氛围,厚植诚信基因,进一步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使诚信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全社会自觉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经各方推选,通过审核、评选、公布,一批诚信市民、诚信群体脱颖而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他们诚实做人、诚信做事,他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们散发着“凡人微光”。
在“6·14 信用记录关爱日”到来之际,本报特向全社会展示“诚信市民(群体)”的优秀事迹,让我们向诚信市民、诚信群体学习,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用诚信把“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的文明底色擦得更亮。
守好“窗口” 多收的钱再少也要还回去
王丹,女,1986年12月生,杨林船闸财务科科长。作为一名窗口工作人员,她工作十分严谨认真,碰到有船民多付了过闸费,哪怕是一元两元、几角钱,她也会把钱还回去。
这天,杨林船闸管理处上游远调站和平日一样繁忙,王丹正埋头忙着手中的工作。突然,调度科给她打来电话:“苏盐城货090299船主付了160元过闸费,多付了2元。”话音刚落,她立即追出门口,跑到岸边四处寻找,可并未发现该货船,沟通之后才知道该货船已经过闸。随后,她马上对同事说:“我们先把钱存好,等船主再来买票过闸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记得把钱还给他。虽然钱少,但必须要还。”
因为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同事们也就见多不怪了。每次,王丹都会把需要还的钱放在一个小盒子里,标注好日期、写清楚船民船号,并叮嘱同事一定要将钱还给船民。
王丹为人和气、不骄不躁,工作尽职尽责。2020年,由于原来的主办会计工作调动,王丹接替了其工作,调入财务科。她虽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但非科班出身,新岗位对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她深知学习的重要性,积极参加各项财务技能培训,工作中多听、多看、多问,终于渐渐进入状态,有问题及时和单位、市财政局沟通,秉持诚实守信的原则,快速、仔细、保质、保量地算好每一笔账。
张利亚 拾金不昧 “美”了城市更“暖”了人心
张利亚,女,1958年9月生。她是双凤镇凤中村村民,也是一名“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她捡到一张大额银行存单后,主动找到失主,把存单和证件还给了失主。
一天下午,张利亚和平常一样,在凤苑路冯家桥北侧进行保洁。忽然,她看见地上有一件灰色外套,看起来很旧也很脏。“衣服估计是谁不要的,扔在了这里。”她心里想着,拾起衣服时,口袋里掉出一只打火机。她顺手摸了一下口袋,发现里面有一张身份证和一张面额为8万元的银行存单。“丢衣服的人肯定很着急,一定要尽快把身份证和存单还给他!”她旋即回家,叫上老伴,按身份证上的地址去找失主。由于不认识路,她和老伴问了好几个人,终于找到失主的家。“你们有没有丢什么东西?”她问失主。“没有呀。”“那这件衣服是你们的吗?”“好像是我儿子的,最近家里在装修,我拿来当工作服穿的,怎么在你那儿?”“我在冯家桥那边捡到的,你还丢了什么?”“想起来了,我去银行想把存单上的钱领出来,拿错了身份证,钱没领到。这衣服我脱下来放在电瓶车上,什么时候掉的我都不知道。真是太谢谢你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张利亚虽然是个普普通通的环卫工人,收入不高,但面对他人丢失的财物,她没有动心,展现出了新时代环卫工人拾金不昧的优良品质。
胡靖 为民解忧 辗转9小时护送“救命药”到家
胡靖,男,1985年12月生,娄东街道办事处党政办公室副主任。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在接到居民紧急求助之后,他第一时间奔走协调,串联起一场长达9小时的爱心接力,为居民护送“救命药”到家,解了居民燃眉之急。
太胜社区居民耿军(化名)的妻子患有重病,急需使用“纳武利尤单抗”专用药进行治疗。由于太仓没有这种市面上很少见的药,且因疫情影响无法赴外地化疗,耿军的妻子可能面临病情恶化的危险。通过网络查询,耿军发现无锡一家药店有这种药的现货。然而,疫情防控之下,耿军无法出城。为此,他于4月10日上午向太胜社区反映该情况的同时,也在“太仓发布”微信公众号后台发出了求助。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按照“特事特办”原则给他办理了特殊通行证。
4月11日15时,耿军在胡靖的陪同下向无锡进发。行驶到沪常高速太湖湾收费站检查口时,却无法下服务区。事发突然,胡靖把这一情况向市里相关领导进行了汇报。太仓方面立即和无锡警方联系,请求对方派人把药品送到无锡梅村服务区。22时30分,胡靖一行到达梅村服务区。23时21分,无锡方面把“救命药”交到了耿军手中。
4月12日凌晨0时25分,耿军带着“救命药”顺利到家。此时,一场用时9个多小时、横跨四地的“救命药”爱心接力圆满结束。胡靖看到耿军进入所在小区大门时,终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高华 一路相伴 用诚心和信心助学子逐梦
高华,男,1978年2月生,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副校长。2022届的高三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届,他们可谓是在跋涉途中,经历险滩暗礁最多的一届。作为师长,高华一路相伴,与学子共同逐梦。
疫情期间,本届高三自4月2日起进行全封闭管理。高华是省太高本届高三分管校长,在封闭式管理期间,主抓学校“强基综评指导突破工程、临界帮扶转化提质工程、课堂质量管理提升工程、学生生活常规优化工程、心理健康咨询育人工程、后勤保障补给筑基工程”六大工程,以微创新的举措,推动各项工作不断改进;实行课堂教学同步直播,线上线下同步互动,将“云端”工作落到实处;推进“三个一”工程,将特殊时期的心理咨询、关心关爱走向精益。同时,高华积极联系多方资源,进一步加强校园物资供应,为家长和师生解决后顾之忧。
如何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德育工作的核心。作为德育校长,高华精心设计德育活动,愉悦学生身心,尤其是在高三封闭管理期间,设计了“热点时事即时辩”“高考冲锋号”“日常生活我来品”“忙趁东风放纸鸢”等活动,引导学生轻松下来、活动起来、振奋起来,做到张弛有度,更好前行。以“诚心”创造美好教育环境,以“信心”助力学子实现梦想,高华一直在路上。
顾振球 发挥余热 居民就认这个“老队长”
顾振球,男,1941年11月生。80余岁的顾振球在居民眼中,是个诚信耿直、值得信赖的“老队长”,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老顾头”。
顾振球是一名普通农民,曾担任过村里的小队长,退休后发挥余热,在社区做起了居民小组长。但凡遇到社区事务和居民的家长里短,他都会尽心尽力地做好。“有事情尽管找我!”这是他嘴边常挂的一句话。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经他出面调停的家庭及邻里纠纷,大大小小已不下20件,有力地维护了家庭和社区和谐稳定。
本轮疫情发生后,顾振球虽然年龄偏大,但还是力所能及地为社区服务,宣传疫情防控政策。5月10日,在区域核酸检测结束后的回家路上,他捡到一部苹果手机,立即把手机送到社区工作人员手中。他说,现在的人离不开手机,手机里肯定有很多资料和照片,丢失的人会非常着急。工作人员将丢失手机的信息发到社区“法润民生”群后不久,失主就过来认领了。他表示自己回到家发现手机不见了,非常着急,以为找不回来了,哪知道转眼就看到了失物招领信息。失主非常激动,当场要拿出1000元向顾振球致谢。顾振球连连拒绝,说:“太仓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捡到物品归还失主,这是每一个太仓市民都应该做的!”
绿阳防疫抗疫民生保供团队 有诺必践 高价收菜平价卖
太仓市绿阳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承担着学校、医院、福利院、政府及重点企业等50多家单位食堂的食材配送业务。
疫情期间,保证农产品足量供应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4月10日,绿阳公司成立了绿阳防疫抗疫民生保供团队,成员包括总经理许延亭、副总经理王惠忠、生产部主管徐建刚、行政部主管冯荃、质量检测员周玉婷以及驾驶员毛湘林、孙玉省、顾健,共计8人。团队实施闭环管理,24小时坚守工作岗位,所有成员每天早上4点开始工作,往往持续到晚上10点以后。
抗疫初始,蔬菜等农副产品的价格有所上涨。此时,绿阳公司作出了确保供应、平价供应和安全供应三项郑重承诺,并采取有效措施践行承诺。一是抢收补种,确保足量供应。提前清空冷藏库,储存大量农产品;同时依托自有蔬菜种植基地,将在田蔬菜全部抢收,并抓紧补种了小青菜等生长期较快的蔬菜,以确保向各抗疫重点单位和服务对象正常供应足量平价菜品。二是严格遵守双方约定,以原有协议价格供应。在市场价格普遍提高的情况下,为弥补供应缺口,绿阳公司高价采购菜品,但在对外供应时一概执行约定价格,以原有协议价格供应,差价由公司承担。三是坚决执行防疫规定。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确保人员安全、生活物资供应平稳有序。
太仓市卫健委援沪采样队 逆行而上 同心守“沪”
太仓市卫健委援沪采样队由市一院30人、市中医医院20人、市三院5人组成,是一支成熟而富有经验的队伍。他们中既有技术过硬、疫情防控经验丰富的“老兵”,也有关键时刻逆行而上的“90后”。他们不言辛苦,冲在上海疫情防控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大爱和担当。
3月28日凌晨4时,市卫健委援沪采样队出发,到达目的地后立刻投入到核酸采样工作中。这支队伍中,有多人参加过援鄂医疗队、援助扬州核酸采样队和援助南京核酸采样队,所有人均多次完成过太仓当地及苏州其他地区的核酸采样任务。丰富的抗疫一线支援经历,让他们很快适应在上海起早贪黑的支援任务。
咽拭子采集是一项近距离接触的操作,感染风险很大,援沪采样队员们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的疏忽。密不透风的防护装备,每天一穿就是六七个小时;为了提高效率、节约物资,工作前大家都避免喝水;等脱下防护服时,脸上已留下深深的印痕。采样队先后在浦东新区、徐汇区、虹口区等区域开展采样工作,为阻断疫情传播贡献了一份力量。
援沪期间,为织密筑牢基层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队员们通过多种方式融入社区,如工作之余为社区志愿者讲解示范如何穿脱防护服、在防护服上绘卡通画缓解小朋友的紧张情绪,等等。一位小朋友特地送来自己画的抗疫绘画,以感谢队员们的辛苦付出。
太仓市红箭应急救援队(筹) 守牢卡口 温暖常在
今年疫情发生后,太仓市红箭应急救援队(筹)第一时间协助交通部门在高速收费口做好出入太仓的防疫查验工作,并向货运司机耐心解释我市的相关防疫政策,以高度的责任心,牢牢守住我市外防输入的第一道防线。
货运物流保通、保畅,事关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事关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防疫期间,红箭应急救援队的队员们注重安抚好货车驾驶员的情绪,让他们配合防疫工作,全力确保货运畅通。工作中,队员们也遇到很多出入太仓人员不了解防疫政策的现象,于是他们将防疫政策进行了细致的解读,赢得了对方的理解。
疫情之下,货车驾驶员也是“逆行者”。红箭应急救援队努力给他们提供温暖的服务,比如在太仓港收费站,配备充足的方便面和矿泉水,为封闭在车内且没有准备好相关入太手续的驾驶员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有一次,队员们遇到一名来自外市不符合入太标准的女子,在予以劝返的过程中,对方情绪激动,拒不配合。经过真诚的沟通,队员们帮助该女子联系家人,给她送去保障物资,待她情绪稳定后,才安排专车将她送出太仓市区。队员们留下了她的联系方式,以确保她安全抵达无锡家中。后来,她的家人给队员们送来锦旗,以表示感谢。一座城市的温暖,体现在细节里。病毒可以被隔离,但温暖不会。
清雅志愿服务团队 诚信积分 引领乡风文明
璜泾镇雅鹿村清雅志愿服务团队成立于2017年3月,是一个志愿从事社会公益与社会保障事业的社会组织,被评为2021年度太仓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最佳志愿服务团队。
团队奉行“学习雷锋 奉献他人 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以志愿服务本村内部人群为重点,辐射周边区域,经常性地开展扶贫助残、帮困助教、敬老爱幼、法律援助、就业指导培训、科学普及、医疗保健等服务活动,旨在发挥全国文明村标杆作用,不断提高村文明程度和村民整体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团队下设党员志愿服务队、乡风文明岗志愿服务队、好媳妇志愿服务队、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主题宣讲志愿服务队、文体志愿服务队、企业爱心志愿服务队9支小分队。团队主要服务于雅鹿村的家庭诚信积分项目,通过一套实施方案、一个基金平台、一支基金队伍、一个服务站点、一批宣传阵地、一份文明倡议等工作体系,解决了积分如何实施、靠什么运作、谁来管理、怎么运用等一系列问题,全面量化雅鹿村民参与社会治理、参与文明创建的标准,让文明元素看得见摸得着。
家庭诚信积分以家庭为单位,分数共分5个星级,村委会对优秀家庭进行表彰,积分可兑换粮油、免费体检等与村民们息息相关的优惠服务,由此激发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城厢镇安监办 扑在“疫”线 守牢安全底线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市经济造成较大冲击。为了有力有序推进辖区内企业复工复产,从严督导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城厢镇安监办工作人员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争先主动提出申请驻厂参与企业闭环管理,落实安全和疫情防控监管职责。
驻厂期间,严永杰每天都早早起床,检查登记表、测温仪、消毒物品等是否到位,与门卫值班人员沟通交流,提醒相关防疫事项,不放过疫情防控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他督促企业防疫专员对车间、办公室、接待室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并做好消杀防疫记录,确保企业疫情防控无死角、无漏洞。他细心核对外来货车的基本信息,监督企业做好全面消杀,实现“点对点”闭环管理。
除了和严永杰一样,每天督促企业做好防疫工作外,杨健彬还按照太仓监管平台巡查要求,对企业的隐患点开展检查,及时将企业存在的问题,如警示标志不完善、灭火器未点检等告知企业,督促企业落实整改,做到安全、防疫“两手抓”。
与此同时,城厢镇安监办执法队员常态化深入重点企业开展检查,核实企业进口物品源头、运输、入库、销售和出库全过程监管情况,督促企业加强从业人员的健康管控。检查组还对企业的设备设施运行、安全生产制度落实、消防应急设施配备等情况进行检查,确保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